close
堪布卡塔仁波切法照(感謝www.kagyu.org提供)

 

 

金剛乘的修行—— 堪布卡塔仁波切開示

講授:堪布卡塔仁波切(Khenpo Karthar Rinpoche)
口譯:阿尼洛卓(李佩光)
整理:福德海 雙月刊編譯小組

    昨天所講述的從菩提心要談大乘道的修行是屬於因位的修行,是以戒律、菩提心及六度作為漸進的修行。今天要講的是屬於果位的修行,即金剛乘的修行。

    準備進入金剛乘修行的行者所應具的條件有:要堅信業力,卻惡行善、具有慈悲心,並以六波羅蜜作為前行。如果缺乏上述條件作為基礎,行者就不能進入金剛乘的修行。

    金剛乘藏文叫做「桑噶」,直接翻譯是「密咒乘」的意思。「桑」是秘密的意思,之所以秘密,不是說它不輕易示予人,而是說它本身即是一種秘密,對於那些不相信業力的人,是無法瞭解什麼是「密咒乘」的。「噶」是咒的意思,它表示一種讚歎。對於具備條件,進入金剛乘修行的人來說,金剛乘是一條非常快速的修行道路,因此是值得讚歎的。

    行者除了具備上述的條件外,還必須要以純淨的菩提心作為發心,才可進入金剛乘的修行。如果沒有純淨的菩提心,修行的結果可能會變成一個魔,而不是佛。曾經有很多修金剛乘的人變成了魔。

    進入金剛乘修行的第一步,是要接受灌頂、開示及口傳。灌頂能夠成熟弟子,開示能夠使弟子解脫,而口傳則是修行必須的條件。

    灌頂是許可弟子修某一法,某一本尊。灌頂之後,弟子許可開始修這一本尊。如果沒有經過灌頂,擅自修某一法,這是屬於盜法的行為,其結果是非常嚴重的,而且無論怎樣去修,也不會產生真正的益處。

    通常,灌頂是屬於某一本尊的灌頂,這一灌頂又分為身、語、意三種灌頂。身灌頂是許可弟子可以觀想自己的身體為本尊的身體;語灌頂是許可弟子從此可以持誦本尊的咒語;意灌頂是許可弟子同時可將自己的心安住在與本尊的心無二無別的禪定之中,這是屬於圓滿次第的修行。雖然有的灌頂還加入其它的部分,但通常是以身、語、意這三種灌頂為主。

    如果沒有經過灌頂,即使修行也不會得到益處,因為,灌頂本身就是讓弟子成熟一個因緣。雖然灌頂能夠讓弟子成熟,但並不是說灌頂能夠改變弟子的本性,因為一切眾生本具佛性,也就是說本具法身,但無始以來,由於無明習氣,而執著於萬像是不清淨的觀念,如認為自己體內的血及排出的尿便是不清潔的,我們至少要在某種程度上除去這種錯誤的觀念,以便我們修行,這就是灌頂的作用。但是,僅有灌頂是不夠的,因為即使是受了灌頂,如果沒有教法的開示,你就不知道如何修行,修什麼,怎樣修,及修行受到干擾時如何去做等等。所以灌頂之後,還要繼續接受教法的開示,這是第二個條件,是能夠讓弟子解脫的一個因素。

    清淨觀、虔敬心與慈悲心,同樣也是金剛乘修行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基礎。「清淨觀」是指觀我們所感受到的一切萬象都是清淨的,因為他們的本體都是法界,體性都是佛性,所以說他們的本性都是清淨的。因此,我們應視一切眾生為本尊,這就是所謂的「清淨觀」。「虔敬心」中「虔」是指對於我們要求證佛果的決心一點都不動搖,像金石一樣非常堅固,這就是所謂的「虔心」;「敬」是指對於自己的上師,特別是曾經從他那裡得到灌頂、開示及口傳的上師,把他看成與真正的佛無二無別,是佛為了調伏眾生而現為人身,把他看成是真正的佛,而他的身體是假有的。這才是真正的「虔敬心」。我們看上師的行為,有時覺得是清淨的,有時覺得不太清淨。其實這些想法都是我們自己的習氣與業力反射到上師身上的結果。上師的所作所為沒有一樣是不正確的。有了清淨觀及虔敬心以後,在我們生命中所發生的一切都能夠成為我們修行上的助緣。這好像是在起火的草原上,無論再燃燒什麼東西,都會成為這火的助緣。因此說,虔敬心和清淨觀是最為重要的,有了這些作為基礎,修行金剛乘才能成就。

    我們修行並不是把壞的變成好的,而是要認識到我們本具善、本具佛性,經過自己的修行,把本具的佛性顯現出來。

    在修行上,我們經過身、語、意三種灌頂以後,行者可以觀自己的身體就是本尊,這種修行是屬於身體自利,身體自利最後圓滿的結果是證得佛的化身;行者可以持本尊的咒語,修圓滿之後,能證得佛的報身;經過灌頂後,行者從此可以將心安住於沒有任何造作的,無念的禪定之中,這是屬於圓滿次第的修行,最終可證得佛的法身。因為金剛乘有這樣的珍貴修行方法,使得行者證得佛的三身,也就是說,修行的方法與果位──佛的法、報、化三身相應。所以,金剛乘的修行,也可以叫做以果為道的修行。

    以上所講的是修金剛乘弟子所應具備的條件,現在,來講上師所應具備的條件。一位可以給予灌頂的上師,在噶舉派(白教)的傳承中,他必須是黃金念珠持有者 ──不間斷傳承的持有者。所謂「黃金念珠」持有者的意思是指這個傳承裡,每一位上師他們的證悟及所具的功德,不會因代代相傳而有任何的減少,每一位弟子的證悟與自己的上師是完全一樣的。就像今天的太陽與昨天的太陽是完全一樣的,都是那樣溫暖、明亮。

 

第八世泰錫度仁波切在談及有缺失的傳法時,說到,有些上師本人沒有得到過任何的灌頂,也沒有修行及任何的證悟,他們在傳法時僅靠著記憶來唸誦法本,鈴搖的也非常動聽。但是,這樣的上師是非常危險的,所傳的法也是空洞而無意義的。在噶舉派傳承,一個傳法的上師最好是本傳承的持有者,如果不是,至少傳法者本身受過這個傳承某一法完整的灌頂、開示及口傳,並且完成了這一法的修行。完成修法有三個層次:最好的是在修某一法時,親自見到了本尊,與本尊說話,由本尊親自教給他這個法,而完成的修法;中等的是指行者經過一段時間的修行而完成了修法。在噶舉派傳承中,是指圓滿了三年三個月傳統的閉關修行;最低要求是傳法者完成了一定數量的修法,即曾經持過本尊的咒語若干遍數,比如說三百萬遍、四百萬遍不等。具有以上要求的人,才有資格給予灌頂傳法。如果不具備這些條件,就沒有什麼東西可以給予別人。

    在金剛乘中,傳法是一件非常慎重的事,傳法的人必須是具足資格堪能傳法的人,受法的人也必須是堪可受法的弟子。可是,最近有很多自稱是上師的人,他們不但不具有傳法的資格,而且也沒有受過任何的灌頂、開示及口傳,他們只是看了一些書,例如有人只是從佛書上看到如何修幻身,於是就到外面去教授。曾有一個人看到書上說誦完一咒語若干遍後就可以飛了,於是在他誦完了書上所說的遍數後,心想我可以飛了,於是就跑到懸崖上去,不但沒有飛起來,反而摔斷了腿。如果他在修這法之前,受了這個法的灌頂、開示及口傳,那麼,修行的結果也許真的可以飛了。但因為他沒有真正受過這個法的傳法,所以雖然他修了這麼多,但還是沒有用。因此,那人說是書毀了他。

    所以,對一位上師來說,如果不是真正具有這個傳承,他雖然可以假冒一位上師,傳法給別人,但沒有任何的好處。對一個行者而言,只有經過灌頂、開示及口傳之後,才可開始真正修行。

    在金剛乘眾多的修行法門之中,持誦六字大明咒(嗡瑪呢啤咩吽)是最穩當、最少危險,而且意義也是最大的。任何人都適合修這一法。

    有些行者對憤怒尊特別有興趣,但要強調的是在接受灌頂之前,首先要看一下傳法的上師是否是一位合格上師;同時,也要問一下自己為什麼要受這個灌頂。有些人發心是想要得到某些特別的能力,或是想征服某些魔害等等,像這種不清淨的發心,修行的結果可能會變成一個魔。因為金剛乘的效果是非常大的,所以如果沒有純正的發心,那將是非常危險的。

  本文由福德海雙月刊提供本站


——轉自:http://bbs.gerongnima.com/dispbb ... ;ID=7250&page=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宏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