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來頂髻尊勝佛母壇城|




 



如來頂髻尊勝佛母壇城


明英宗正統四年 (1439) 泥金寫本《如來頂髻尊勝佛母現證儀不分卷》扉畫 冊 經摺裝 瓷青紙本 描金彩繪 縱26.1x橫36.9cm


 




「壇城」又稱為中圍、壇場,即曼荼羅或曼陀羅(mandala),在古印度意指國家的領土與祀神的祭壇,係密教的中心要素,為一種表示宇宙真理的圖繪,被認為是法界的表徵,亦即是超越的大宇宙(macrocosm)和內在的小宇宙(microcosm)相即的空間。其內聚集佛或菩薩之聖像於一壇,或描繪諸尊於一處。「如來頂髻尊勝佛母壇城」(Usnisavijaya Mandala)以尼泊爾風格特有的方龕隔景手法,將主題──壇城安排架構得井然有序。壇城的主尊為如來頂髻尊勝佛母,端坐於畫幅中央,白色蓮華手觀音菩薩與藍色寂靜金剛手菩薩則脅侍於左右兩側,而畫幅上下兩端的方龕,分別安住著五方佛(大日如來、不空成就佛、阿彌陀佛、寶生如來、阿門如來)與四大明王(東方不動明王、南方欲王、西方青杖明王、北方大力明王)。全畫圖像左右均衡,上下對稱。


如來頂髻尊勝佛母又名最勝佛頂、烏瑟膩沙尊勝佛母或佛頂尊勝佛母,為毗盧遮那佛(大日如來)頂髻的化身,亦是藏傳佛教三長壽佛(無量壽佛、白度母、頂髻尊勝佛母)之一。頂髻尊勝佛母梵音Usnisavijaya 或Vijaya,密號除魔金剛。 頂是尊勝之義,一切佛頂是指八佛頂,八佛頂中以尊勝佛頂為總體,故能除一切煩惱業障,破一切穢惡痛苦。畫中佛母身如秋月,皎白無瑕,有三面八臂,每面各具三眼。中面白色,相貌慈悲莊嚴,代表著消災息難。右面金黃色,呈笑容愉悅狀,代表著增福益壽。左面為藍色,寂靜微具怒容,代表著降伏惡道。其右側第一手持十字金剛羯磨杵於胸前,第二手托蓮座上捧阿彌陀佛,第三手持箭,第四手作與願印置於右腿前。左側第一手成訓誡印持金剛索,第二手執弓,第三手上揚作施無畏印,第四手成禪定印托火焰珠甘露寶瓶。並有天衣、五葉摩尼寶冠、纓絡、耳環、胸飾、臂釧、腕釧、足釧等裝飾其身,莊嚴安祥結跏趺坐於蓮花月輪上。佛母手托阿彌陀佛為其上師表懷,持箭代表壓伏妄想,施無畏印代表令離一切怖畏,與願印代表給予一切殊勝如願以償,執弓者勝三界,禪定印托甘露瓶代表得以長壽,十字金剛羯磨杵代表降魔降災,金剛索代表制服一切難調伏神眾。


左右二尊脅侍白色蓮華手觀音菩薩(Padmapani)與藍色寂靜金剛手菩薩(Vajrapani),富有尼泊爾獨特畫風的三折姿,故姿態非常優美,纓絡繁複雅緻,皆具柔善之相。蓮華手觀音菩薩身白如珂雪,左手當胸持蓮花,右手持拂子;金剛手菩薩身青如優金本花(青蓮花),左持金剛杵,右持拂子。


壇城上側方拱形龕臚列五方佛,由左至右為:南方寶生如來作與願印,東方阿門如來作觸地印,中央大日如來作智拳印,西方阿彌陀如來作禪定印,北方不空成就如來作施無畏印。而四大明王序坐下端方龕為護法:北方大力明王右手執三鈷杵,東方不動明王右手執寶劍,西方青杖明王右手執杖鎚,南方欲王右手執夷鉤。四明王皆身藍色,極忿恨相,左手作訓誡印當胸,髮眉鬚如火燃狀,大牙怒咬,以虎皮為裙,蛇飾為纓絡,右屈左伸力士姿威立。佛母上方復有兩位淨居天子(Suddha),頭戴天冠,身駕祥雲,手執甘露盈滿寶瓶於佛母之頂作灌沐,甘露如雨,能滋潤群生,灑滅一切貪毒之火。


諸佛與菩薩的臉型圓潤,法相莊嚴恬靜,衣袂的泥金線條流暢細緻,全畫以色澤鮮亮的瓷青色為底色,配合異彩紛呈的朱砂、白粉、石青、石綠等礦物性顏料,以及特殊精巧、渦旋舒展、充滿生生不息力量的卷草文與散花,將整個壇城點綴得相當華麗莊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宏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