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京都准胝観音菩薩


 


LA字裡的法界觀與菩薩行--1999年3月香港准提圓覺共修會准提三講錄\首愚法師 開示


1


從昨天晚上踏進這個壇場,就已經感受到共修的全體道友一份虔誠的恭敬心,在所有執事幹部的帶領下,把這個壇場佈置得如此莊嚴,以佛法的眼光來看,這是此次共修的緣起非常殊勝,也就是共修會全體道友虔誠禮敬的這一份真心的表露無遺。佛法在恭敬中求,雖然這次只是短短的三天共修,但只要能夠如法如儀,一樣是可以得到感應道交不思議,所以這三天我們每個人都以最恭敬的身口意三業「上供十方佛,中奉諸聖賢,下濟六道品,等施無差別」,希望全體出家在家眾都能夠跟佛菩薩相應。



2


修法中不要貪著看到什麼,聽到什麼。有的人天生本來就有這種眼耳方面較敏銳的稟賦,所謂的報通,因前世修行而今生在某方面的業力比較輕,所以能把生命某一項能力開發一部份出來。然而什麼是佛法真正的大神通?就是大般若的智慧,悟到空性的大智慧才是大神通。外道也有神通,比如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天耳通、天眼通,不過可少了一個漏盡通。沒有智慧有神通蠻危險的,等於有特異的能力而不會善用,反被牽制。學佛先要讓自己得列解脫,無牽無掛,不但心解脫,身也解脫,「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種解脫清淨的智慧總比你看到什麼、聽到什麼還好吧!


你看到什麼,聽到什麼,你自己有沒有把握? 做不做得了主? 清淨解脫是要自己做得了主,不受諸法干擾。所以佛法的戒律裡頭,不可隨便顯神通,就是你有,你要點別人,也要點得不著痕跡,這樣地用神通就合乎佛法的智慧,要不然會困擾自己,也會困擾別人。說你有神通,別人登門求教,有求於你,如果你沒有好好把握就要墮落了,濫用的話,便跟世俗的名聞利養相雜,背道而馳。


在佛法講清淨,清淨了就是安心。我們的心能夠安,這不就是大神通嗎! 什麼叫神通?神而通之。你心安便理得,心領神會,很多道理你都想得通了,佛法就通達了,進入大解脫、不可思議解脫,能所雙亡的境界。這一切就先要能夠把身體的障礙、心裡頭的情緒都融化掉了才行。


所以修法初步還是老實唸咒,整個准提法儀軌告訴我們觀想「LA」字、心月輪、紅色無根八瓣巨蓮、准提佛母等等,可以說就是為這一首准提神咒做批註。我們要怎麼念才如法?要唸到身心非常空靈,與虛空合而為一,四大轉化就在其中。只要我們能由持咒按部就班地修待下去,世間福報、出世間智慧,逐步都會成就的,這麼多年來,修持准提法,不管出家在家,真正不退轉,得到受用的,可以說都是那些老實唸咒的人。所以先不要擔心你看到什麼,聽到什麼,最主要是我們不有所求,有所求就會患得患失,不合佛法般若的道理。佛告訴我們一切都是幻化的,一切本來空、無相、無我,大家以這種解脫正因來修法就正確且容易上路了。



3


我接觸准提法前後已經二十二年,後來十方禪林春夏秋冬四個安居,只要有舉辦,都是以修准提法為主。修學佛法一定是從點點滴滴累積而來,聚沙可以成塔。到香港主持准提共修會,雖然是一年才一次,但是這樣一次的共修,對我來講,還是和十方禪林的密集准提法專修連成一氣的。我個人有一個強烈的意願,希望把它開發得更普及,使它不再是少數人的專利品,將來隨著各位的開發,隨著各位在法上得到的受用,逐漸地一個嚴密的准提法修持系統,便可以由它的微妙精深,展現出它簡易普攝的面貌了。


我曾在本地香港准提圓覺共修會初成立時說:「只要你們用功,我就會來。」在紐約、洛杉磯、舊金山等其他的地方,我也是同樣這個心。初學此法的道友,我們可以讓他先進來共修,另外再找個時段好好將整個准提儀軌說明清楚,免得好比三天時間很緊湊,光講一個儀軌,時間就耗掉不少了。所以凡是有心用功的,可以先來參加共修,先把咒語背熟、念熟,先從自己身心上面去感受,再反過來聽儀軌,這樣也有助於你對儀軌的吸收程度,聽得比較親切。像美國幾個准提共修會,大家都很認真,連上班中午的休息時間都善加利用來修法,同時老參也很熱心地帶新學對法做參研。這樣下來,學法才能逐步深入。實在說,我對各地的共修會並不很熱衷於去開發,我以為我們在台灣新竹峨眉的十方禪堂是一個非常有利益修持禪密的地方,大家若能來善加利用,殊勝的受用是難以言喻的。所以,只要大家真同心共業,肯切實用功,一年去台灣一、二趟,到峨眉湖畔來,體會一下道人的行持生活,那更易有與佛法相應處。



4


我曾跟大家提到《大勢至菩薩唸佛圓通章》,實際上此章並沒有告訴我們專念那一尊佛,它只是告訴我們唸佛圓通的方法和道理。每一尊佛有每一尊佛的聖號,透過聖號的唸誦是要使我們達到什麼樣的境界,這才是主題。你要念阿彌陀佛,念觀音菩薩,念釋迦佛,念藥師佛,念任何一尊佛菩薩的聖號,只要我們信心夠,專心的程度夠,統統一樣地可以達到圓通的效果。如果以念阿彌陀佛來講,「阿彌陀」在中國話叫無量壽、無量光,他這個名字的內涵可以說把親證法身佛和報身佛的境界都標示出來了。我們從他的文字相、名字相使可以想像佛的境界是如此的偉大。語言文字是擬道的文字般若,它的目的是指陳一個實相般若的境界,阿彌陀佛神聖不可思議的地方。一句阿彌陀佛名號的背後,正是無量無邊的佛功德。這文字是個假相,文字是我們所念的,所念的是從能念產生出來的。能念的這個,只要你不著相,它就是無相,也就是實相,實相無相。所以各位修法要從這地方去體會,才易懂得無量光、無量壽的境界。


不單是阿彌陀佛是無量壽、無量光,每一尊佛的體、相、用都是無量壽、無量光的,因此阿彌陀佛可以代表十方三世一切佛,藥師琉璃光如來也一樣可以代表十方三世一切佛。因為佛都一樣是不增不減的,「是法平等,無有高下」的,佛法講文字是千百億的,現象也是千百億的,這是相、用方面。若講本體,則是清淨法身,清淨法身乃是無相。從本體到現象,每一個現象都有他的妙用,因此我們修學佛法,這個體相用的道理若能先弄清楚,那所修就不會偏差。


我們唸咒也一樣,每一個咒語其實都是實相無相的,每一個咒語音聲也好,或者它的文字相也好,都是幻化,都是本空,《顯密圓通成佛心要》就特別強調這一點。這等於禪宗講的:「即此用,離此用。」你要曉得唸唸本空,以唸唸本空來念,先借用這咒語來統攝我們的身心,它是一個敲門磚,可以敲開一個菩提道大門。


我們念准提神咒,每一個字都在放光,放什麼光? 它本來來自我們的心地,從能念的心而來,能念的心就是一種自性光明! 所以當在持咒時,我們可以觀想心月輪中現字輪來彰顯此光,這些光明都是從我們心的本體中展現出來的,一切法也從中流出,入於法界,又回轉到自性本來中來。用這樣的體會來修法很容易與佛法相應,相應了,八萬四千法門都是淨土法門,八萬四千法門都是唸佛法門。而我們准提法門的金剛唸誦,那種震撼力,那種共鳴的力量,正是唸唸入於法界,回歸到自性法海,是密法,也是一種唸佛的特殊方法。


准提法不論唸咒或觀想,終究都是回歸到我們自性本體,直截了當,不拖泥帶水,不著一切相。如果你對此體會不夠,那你就在相上修,但是相上修也不錯,如果你能夠擇善固執地,依本法所起的種種方便相專門深入而去,不一下想東,一下想西,那也能有成。這種相上修,是有理路、有對治,不像世間法那種亂紛紛的著相。各位在法上一定要能把握得住自己,不要像牛鼻被人到處牽著走,才能做出格的大丈夫。



5


所謂修准提法要「先悟毗盧法界,後修普賢行願海」,先悟毗盧法界,是先去體悟佛的法身,清淨法身。簡單地觀想一個「LA」字,可以此幫助我們領悟到清淨法身,可以使我們體會到空。這個「LA」字放清淨光遍照一切,包括一切境界。觀「LA」字,提「LA」字,一個念頭,一念萬年,萬年一念,不像一般人一下一個蘋果境界,一下一個橙子境界,像電影影像快速變化,生生滅滅紛亂不已。這樣當下這一念,只要我們看清楚了,這「LA」字的這一念正好可以橫跨三世,涵蓋十方,即通於毗盧法界。


我們不要小看這「LA」字,「LA」字你觀好了,參通了,從它就可以延伸到八萬四千無量無邊的法門,從這一念可以通達無量無邊的念頭。所以先悟毗盧法界的本體,然後修普賢行願海,一一去把沸法實踐出來。行願海,我們不管面對什麼境界,不要有任何不好的情緒,不要有任何不好的妄想執著來困擾自己。不管面對跟你有緣的人,跟你沒有緣的人,都一一化掉,「百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這樣心胸便打開、開闊了,好比大海一樣,大海能納百川,不拒細流。能納百川,所以能成其大。不管乾淨的河流、不乾淨的河流,他統統照單全收,如果說這乾淨我要,不乾淨我不要,那你就只是有限公司,心量狹小,無法網羅殆盡。網羅殆盡以後,又能消化淨化它們,將之化得乾乾淨淨,以此去行一切佛事,這就是修普賢行願海。


在日常生活的行、住、坐、臥中隨時提起准提神咒,若再加上一字大輪咒,全文也只二十幾個字,若怕很多場合易分心,嫌咒還是太長,那就直接唸咒心,九個字的咒心:「嗡· 折隸·主隸·准提·娑哈。」以此九字,來攝心,來專一,來消化一切人生的境界。可惜我們有時往往不重視它,平常日用中有多少妄想,就是不會用它去應付他們,轉化他們。你這樣長期地修練下來,咒語好像就是呼吸一樣地一呼一吸,一直在循環,片刻不離,周流全身,這樣你的心觀照的能力就愈來愈細密了,也就愈來愈接近成功了。如果你唸咒斷斷續續,情緒忽高忽低,那就好像走在坑坑洞洞的路上漏洞百出,修一點漏一點,好一下,壞一下,這就叫有漏。修行要修到無漏,無漏代表證果,圓滿了。平常我們修行空檔太多,漏洞也太多,所以不能成就。


那麼怎樣才能無漏?要以平常心來修。所謂平常心就是平常日用中你很自然地都沒有忘記,跟平常打成一片了。一般人學佛只是偶爾想想,飯後茶餘唸唸,那真是有限得很,以這樣微小的道心,要破解無量無邊的煩惱,真的是「法弱魔強」。


修行要修到法強魔弱,正念強了,邪念少了,那恭喜你,你愈來愈清淨,愈來愈歡喜了,這就是因果。因果很現實的,起什麼樣的心念,就要受什樣的果報。唸唸都跟法相應,唸唸都跟佛菩薩在一起。唸唸都是貪嗔痴慢疑,唸唸都是顛倒眾生,都在六道輪迴中,一下在天堂,一下在地獄,一下又入畜牲道。所以「南無颯哆喃·三藐三菩陀· 俱胝喃·怛侄他·嗡·折隸·主隸·准提·娑哈·嗡·部林」構成一個清淨法界,法輪常轉,我們現在是愈來愈簡單:「嗡·折隸·主隸·准提·娑哈」「嗡·折隸 ·主隸·准提·娑哈」,妄想快,我這准提神咒比它更快。


像日本武士道兩個人對決,慢個零點幾秒的那個人就完蛋了。我們正念力量要強要快,強到快到妄想都插不進來,當然便「法強魔弱」,你能修到這樣,你的法親眷屬就龐大,唸唸起心動念都是善念,都是正念,那都是我們的法親眷屬。起的若都是青面撩牙的討債鬼,一下貪,一下嗔,一下慢,一下疑,顛顛倒倒的,那便是各類冤親債主找上門來了,禪宗古德說「正來煩惱除,邪來煩惱住。」


修法的道理就這樣而己。我們通常稱菩薩為大士,比如觀音菩薩又稱為觀音大士,這大士就有為人處世俱大格局的意涵。一個真正大徹大悟放下解脫的人才會有大格局,佛法上又叫做「出格大丈夫」。我們一般說這個人修行能夠入格,已經了不起,換句話說這個人非常有品格,凡事方正如法。能入格已經不容易了,還要出格,不被框框所框住,那更了不起,更超越了。出格者是大福德、大智慧人,一切能提得起、放得下。我們一般凡夫,提也提不起,放也放不下,隨時隨處被自己的情緒糾纏住,「哎呀!好重,好辛苦,算了,不要那麼麻煩。」所以提不起,但是大士是再複雜繁重的事情他也能夠挑得起。


至於要放下,也很單純的,說放下就放下,沒有什麼放不下拖泥帶水的,這放下跟提起太不簡單,那個人真的放下了? 放不下又提不起,是凡夫的寫照。放下就是文殊菩薩的般若智慧,文殊菩薩那一把寶劍,慧劍斬情絲、煩惱絲「卡嗒」一下,什麼都了了。提起就是普賢菩薩,普賢十大行願的一切佛事善事全都做,非常仔細,非常廣大,沒有任何的遺漏。放下跟提起並沒有矛盾,沒有放下的智慧,也就沒有提起的承擔力量。


一遇到事情,煩都煩死了,算了,不要煩我了,這是沒有「先悟毗盧法界」,先看清楚「諸法本空」,知道一切有為法都是幻化的,順境、逆境的什麼來,都看得很淡,看得很開,不為名利累,不怕萬事煩。而提起來的普賢行願海,則可以轉化我們的習性,培養我們的細行,確定我們是否真空了而能承擔一切。這細行正是戒律啊! 菩薩戒的細行,我們只要稍微一疏忽,比如人情世故有所不周到,馬上引起人家情緒的反彈,事情也搞壞了。要把人跟事都照顧處理得那麼樣地細膩,這是大菩薩的境界,面面俱到,事事無礙,多難啊!


能放下,已經不錯了,能夠解脫。但真解脫嗎? 以佛法的究竟來看,還沒有,這只能出世,不能夠入世,這樣的放下還是有住,不是無住,住在一個空。真的無住,空和有都不住,空也不住,有也不住,這是大菩薩境界。所以我們學佛就要學習,放不下的,要學習放下,提不起的,要學習提起。


能夠先悟毗盧法界,心胸就不同了,這個人對事物的執著、粘著愈來愈輕,因為他看到諸法本空,諸法是幻化的,他已經在學習放下,慢慢放下了。能夠放下一分,相對地,他也要挑起一分,他的煩惱少些,承擔的力量也就比較強了。


事情來了,有的人小事變大事,大事變得不可收拾,在他來講好像無事一般,沒什麼大不了地就擔待起來。這是他的佈施,無相佈施。他能無為而為,我做了,但不為什麼,只是應該做的,毫無條件,一點都不勉強。能放下是大智慧,能提起是大福德,這就是准提法的「先悟毗盧法界,後修普賢行願海」,我們應該依教奉行。


http://www.cunde.or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宏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