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鼠聽經,安然坐化


 


清朝的時候,在浙江省杭州武林門內,有一座庵堂,住持是上靜下然法師。她每天早晚焚香誦經禮佛,很有修行。


 


在順治五年的元旦清晨,庵裡正準備作早課時,突然傳來老鼠的吱吱叫聲。靜然法師朝樑上看說:“老鼠啊!你爬得比佛像還高,是不禮貌的,趕緊下來吧。若要聽經,可以到我身邊來。”那隻老鼠歪著頭,好象很注意聽的樣子,然後往下窺探了片刻就跑掉了。


 


不久,師父們開始作早課,老鼠聽到木魚聲,就又跑出來。起初,牠只敢伏在門邊,後來就漸漸地趕跑到師父身旁,接著又爬到供桌上,伏在佛經旁,聽師父們誦經念佛。


 


當早課完畢,靜然法師便對老鼠說:“你也知道聽經念佛啊!嗯,真有善根,難得!難得!聽經念佛有功德,不但能消除滅難和障礙,同時可以增加福報和智慧,還可發願回向,求將來往生到西方阿陀佛的國土——極樂世界。以後要常來聽經修行,才能脫難畜生的身體啊!”老鼠聽了,仿佛有所領悟而慚愧的樣子,低叫了數聲,便緩緩離去。從此,每當木魚聲響起,老鼠便跑出來聽經念佛,庵裡的人也都習以為常,而且很歡迎牠。


 


如此,過了一年。有一天早課念佛完畢,鼠突然起身向佛像頂禮三拜,大家都覺得不可思議,於是好奇的圍著他瞧。老鼠接著又向靜然法師頂禮一拜,便寂然不動了。靜然法師俯身看了看,很欣然的說道:“阿彌陀佛,牠往生了!”隨即拿起引磬,招呼大眾道:“大家趕緊念佛,送他一程吧!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幾天後,老鼠的身體堅硬如石,並且散發出一陣陣的旃檀香味。老鼠聽經念佛修行,也能坐化往生,真是稀有難得啊!


 


有一位徒弟,就這件事請問師父說:“任何一個眾生,要想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都必須具足信、願、行三個條件。這隻老鼠也有嗎?”師父說:“當然有!牠如果對佛沒有信仰的心,便不會來;牠天天來聽經念佛,不就是修行嗎?他如果沒有發願想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如何能夠預知要往生的時辰,而會先行禮佛,還向我們拜別呢?牠不但確有修行,而且還具足信願行三種資糧呢!”於是師父們便為牠造了一個小木龕,以出家人的禮節安葬它,並豎了一座小塔來紀念它。


 


當人們見聞到這件事,都引以為修行的借鏡。想想看:一隻老鼠,尚且知道要聽經念佛修行,我們人類怎麼可以不如一隻老鼠呢?


 


有詩曰:眾生佛性一般同 鼠子聽經積善功       脫卻畜身極樂去 浮圖一座永褒崇  (《如是雨林》 文:佚名)



 



 






 






































 


          







 


聖嚴法師的四句偈,智慧領悟


 


 


無事忙中老:
世間本無事,庸人自擾之。有事的人:是忙著造業、忙著受報。
無事,是心中無罣礙。心中沒有瞋恨、貪愛,也就是沒有要排斥、對付什麼,也沒有要追求、爭取什麼,而是很努力地,在忙中接引眾生、教化眾生。


空裡有哭笑:
世間的人、事、物,如幻如夢、如演戲。卻能非常認真地,演好戲中的角色,很清楚自己是在演戲。所以,在生活過程中,面對問題時,心中不因環境而喜,也不因環境而憂,但會對環境作適當的處理,這就是智慧。
也就是說,不把幻境當成實境,幻境不是真的,如是真空而妙有。






本來沒有我:
心中沒有自我的、自私的、主觀的意識存在,對自己所擁有的,不論是權勢、名利、眷屬等等,雖然有、而不患得患失。
因為沒有「我」的執著,所以沒有「我的」煩惱。
如無所執著,把自我中心、自我身心,全部放下,
以平常心、過平常的生活。而能在什麼時候、就做什麼事,在什麼場合、就講什麼話,在什麼職位、就擔當什麼樣的責任。






生死皆可拋:
如用般若智慧、來照見一切現象,身外之物、心外之物,全都是幻相。
如不是事實,何必執著?
若把生死看成兩極,就有煩惱出現了。對真正解脫的人,
是既不怕生死、也不戀生死。







禪宗的精神:就是實際的行動、實際的生活、實際的體驗。
如從夢想顛倒的執著中,清醒過來:心無罣礙、明心見性。







請參考《聖嚴說禪》



如從夢想、顛倒的「執著中」,清醒過來:悟出
心無罣礙、明心見性、見性心明、無心罣礙。
感恩 聖嚴師父,「 南無觀世音菩薩 」






http://tw.myblog.yahoo.com/jw!0LkYqsCUAgRhCXW4BZxC/article?mid=8446&prev=8447&next=8445


 請點進加入宏元的奇摩家族,會以家族信與您分享精華圖文、影片、佛曲MV及贈送結緣品消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宏元 的頭像
    宏元

    宏元準提觀音共修園地(PIXNET)

    宏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