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提古法,密部別傳,簡中之簡,密中之密


「準提法」乃一門古法,亙古相傳至今。其在原始之東密與藏密裡,尚難尋得,祂是屬於密法裡的「別部」(別傳)。我們看準提佛母畫像上所寫的「七俱胝」,所謂「俱胝」,是印度當年數字的名稱,代表無量、無數、無邊,故我們可以說「代表幫助了無量、無數、無邊的佛陀成佛的根本母法,叫做準提法」。換而言之,世上無量無數(七俱胝)的佛陀,都是修持了「準提法」,受了準提佛母的廣大加持力,方始成佛的。依密法來說,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修道時,也就是受到準提佛母的灌頂加持而成就佛道的。

  東密與藏密的其他修法,麻煩又複雜,而且多須專修,大多數一壇法修下來,起碼要兩、三個鐘頭,在這工商業時代,修如此的長法,時間上不太允許,只有「準提法」較為簡略,而又概括了一切。同時,有的密法非吃素不可,有的還非出家修不成功,有的密法出家不一定修得成,在家人才修得成,諸如此類等等之修法先決要求很多。只有「準提法」均不避諱,一切不拘,不分葷素、垢淨,無論男女、在家、出家,均可修持,真方便也。

  八萬四千法門當中,準提佛母的修法,是密法裡頭的密法,密宗裡頭的密宗。所謂「密」,並非「秘密」不可告人。「顯宗」之所以為顯,是因為祂把道理都講清楚了,而「密宗」是把道理講出來仍然未能表達完全的,故稱之為「密」,這個「密」字,應該是「奧秘難解」之義,故修密法沒有秘密。而「準提法」是密法中的別法,特別殊勝的法門,它包括了止觀、參禪與淨土,並且又能依仗本尊與諸佛菩薩的加被,功效尤顯。


密法的修持,在修「止觀」的目標上,與顯教差異不大,但密法還有本尊與諸佛的加持的力量,自力與他力融合成一體,其效果就更為凸顯了。

  師傳「準提法」之儀軌,實際上,已包含了密法中的「上師相應法」在內了,只要依法精修,自然相應上師諸佛,行久功深,一定會有感應,或有境界現前,或有某些境相(請參閱《顯密圓通成佛心要集》中的「驗成行相」部分)。但千萬不可被奇怪的感應所迷惑,要知道一切唯心,萬法唯識,都是自性的體、相、用。應隨時記住《華嚴經》所說的「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才能修習這個密法我們學佛的目的是在去除貪瞋癡的習性,若是以貪婪的心去祈求一些奇怪的神通感應,當然就得不到真正的相應了。所謂「無貪則感應」,要把一切都交給佛菩薩,交給一切眾生,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才是正確的學佛心態。

  不僅在修法時,而且在日常生活當中,隨時與準提佛母、眾生同在,與上師諸佛相應,即使各種境界與感應到來,都應不著不取,不可執著。一知即休,知而不執,這就是修密法的要領,一執著即入魔道。要知好境也是境界,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都不應執著貪取,佛陀特別在楞嚴法會上,提醒大眾說: 將境界若作聖解,則即落群邪了。


佛家講的八識,是指「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與阿賴耶識」,前五識與色身有緊密關連;第六識是意識,其包含思維、感覺等;而第七識稱為末那識,是第六意識的根,第八識是含藏識,一切過去、現在的種子、業習等等的總藏處,無論如何生死輪迴,都會隨之而往,不會消失。

  佛法修持的初步目標,就是要轉識成智,做到智慧解脫。顯教法門多屬「六七因上轉」之修法。只要在第六意識的因地上,一轉清明了,定久了以後,第六意識沒有不轉的,亦即所謂的氣質變化,譬如說,人的脾氣變好了,比較有修養了。第六識轉了,第七識是第六識的根,當然也會跟著轉化,逐漸地,甚至生死也會有了轉機。至於色身上的奇經八脈、三脈七輪等等,也都會轉,但是轉得很慢,因為六七識在因上轉了以後,前五識與第八識,就沒那麼容易轉的了,盡管第六意識清明了,前五識恐怕依然故我,更談不上第八識了,因為它們非要到證果的時候,才能完全轉化,故云:「五八果上圓」。

  而「準提法」是獨特密法,由「有」起修,直接走「五八果上圓」的路子,修得如法,則可將阿賴耶識(第八識)的種子在現行中轉化了,第八識轉了,所以前五識也跟著轉。經由綿密的身、口、意三密的修持,並藉由上師與佛菩薩的感應力量,咒語與日常生活打成一片,一切思想行為,隨時隨地都要在有形相的規矩中,也要達到在自己沒有形相的心行中,轉變了過去、現在、未來一切種子,而成為佛種性,其是立即轉業成就,惡業也轉成善業,善業轉成大智慧成就。不僅能悟到不生不滅的空性,就連此一業報之身亦得轉化。虔修此法就有這樣的殊勝。如真能證到了,一切連轉都不用轉,因為貪嗔痴慢疑就是五方佛、煩惱即菩提,凡夫本是如來。故密法號稱「即身成就」,不無其理,這也是「準提法」之所以極為殊勝之處。

  如前所述,「準提法」的道理與禪宗之理相通,尤其是華嚴宗的道理,絕對相合。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而華嚴離不開唯識,唯識又離不開般若,故其是華嚴、般若、唯識的綜合,綜合了全部佛法修行的宗要。這個法包括了禪宗的境界,包括了唯心淨土與極樂淨土相同的諸佛淨土境界,融會了顯教與密教的各種修法。換言之,這個法門包括了未悟的人如何修行悟道,已悟的人如何悟後起修,轉成意生身,到成就之路,都囊括其中了。


修習密法,亦有其相當的弊端,因為它是由「有」起修,走的是「一切皆有」的路子,在境界中修持,境界自然眾多,但岔路亦多。如果教理不通、不懂唯識者,不知一切唯心、萬法唯識、緣起性空的道理,境界一來,攀緣心起,隨境牽轉,甚或扮神弄鬼,自以為是,不僅成了附佛外道,而且還會入了魔,誤入歧途,變成了魔眾的附體靈媒,誤導眾生同入邪坑惡趣。如果「修」成這種下場,還不如「不修」的好。修行貴在「見地」,因地不真,果遭紆曲,失之毫釐,最後則將差之千里了,故修行者不得不慎。


大乘修行講求的是六度萬行,其中布施、持戒、忍辱、精進,都是前奏加行的功夫,先修功德,福德夠了,加上禪定,禪定夠了,才可以進入般若。小乘法門談「戒、定、慧」,「定」在中間,沒有「定」,就沒有真正的「戒」,沒有「定」,也沒有真正的「慧」。故知「禪定」本身並非「般若」道體,但「般若」卻也離不開「禪定」。

  「準提法」的修持也不例外,在求止得定的目標上,與顯教其他法門無異。但在方法與入佛知見上,準提法的儀軌已替我們劃出一條具體的軌道,在求身(跏趺坐、手印)、口(持咒)、意(觀想)三業的專一。綿密的金剛持咒,在於淨化業習,深植於第八識,同時也等於在修氣修脈,氣脈本身雖不是道,但要想達到忘卻自己的身體,去除身見,進而轉化這個色身的果報業報,將身心完全投入的金剛唸誦,卻是極佳途徑。再配合層次分明的觀想步驟,更能夠逐步都攝六根,將身心的念頭與觀想合而為一,先作到「聲氣合一」,然後「心氣合一」,最後自然達到「身心合一」,忘卻了身軀與外緣的存在,而內外一切卻觀照得清清楚楚,如此才能得止,再由止而定。


持咒之要領,宜不緩不急,字字清楚,明朗莊嚴。唸誦之時應一口氣一口氣地去唸,即當一口氣完全唸盡時,閉口以鼻根部位吸氣,氣調好了,再接著唸下去,如在共修場合,吸氣時,可以耳根聽眾持誦,心心相隨念下去。修習如法,氣脈節節打通貫穿,色身轉化迅速。氣脈雖非道,但要做到忘身、忘我,還必須走氣脈的路子不可,只要不去執著它就好。

  持咒與其他軟修法門的唱誦,略有不同,其不講求韻律,低沉單調,周而復始,綿綿密密,生生不已。單調之中,透發莊嚴,了了分明,感人無形。持咒若僅僅崇尚快速或韻律,而忽略了清晰莊嚴,在修「止觀」的基礎上,也許不錯,但它卻與本法(準提法)的精要,有了距離,就不能完全如法了。

  開口持咒到達了聲氣、心氣與身心三合,身、口、意三業專一,氣脈通暢振動聲帶,一口氣接一口氣地唸誦,妄念愈唸愈少,氣愈唸愈長。到此時,任何大動作的開口持誦,都有可能打破三業專一的定境,故而連唇齒都懶得一動,就自然形成了「金剛唸誦」,「金剛唸誦」之唇齒不動,是水到渠成的結果,不是刻意造作出來的。

  除「開口唸」與「金剛唸」之外,還有一種主要的持咒法,即「瑜伽念」,持咒不出聲音,僅在心中默念。在人多的公共場所,用此法念咒,可能比較合宜。


「觀想」當然也是意識造境,就以觀明點來說,要觀出一個亮光,因此,比如要你看住一盞油燈,把這個油燈的影像看清楚了,然後,隨時在意識裡有這麼一個亮光存在,明點就觀起來了,觀起來不動,不論何時何地,吃飯、做事、上廁所等等,意識境界中,始終有這個明點,慢慢地,這個影像出來的明點,越來越清楚,妄念越來越少,甚至沒有妄念了,身心皆亡,只剩這一個亮光,心燈明朗而得「止」,這是意地生起造出來的「觀」。

  念佛號、持咒語,也是一樣的道理,一句佛號或一個咒語,就如同是麵粉一樣,麵粉上有一點水,麵粉慢慢裹攏來,轉呀轉地,最終把所有的麵粉裹在這一點上,就得「止」,這是初步的「觀」,叫作「觀想」,是意地生出來的,不是亂想造出了的,亂想就會出毛病了。

  有些人初學時觀不起來,不要亂想,意識上知道即可,如亂想會神經錯亂。其實觀想很簡單,比如說我提到你住的家,你一想家,家中的樣子就會起來,一提起就有,如此觀想並不困難。如果你硬去想,那是妄想,不是觀想。應該一點不用著力就現前了。妄想是第六意識的分別作用,觀想則等於是第七識末那識同第八阿賴耶識的功能發起來,是獨影境又不是獨影境,它又是明了意識。

  學密宗不通唯識不能學的。說它是獨影,它又是明了意識,說它是明了意識,它又在一面說話、行事,與獨影差不多現象,但又不是非量境界,非量就是神經病。為何不是非量境界?因為由我作主觀想起來的。非量境界你作不了主。


在修止修觀的原理上,準提法門與禪宗法門相似,除此之外,修準提法門,還要在意根上與願力上,帶著一個祈求本尊佛母與諸佛加持的心願。不要認為唸咒唸得很好,就覺得這就是參禪,就是止觀,話雖不錯,殊不知,此與密法持咒就有所出入了,這也是修密法與參禪,同中有異的地方,如果沒有祈求他力加持的心願,就會變得在修「止觀」了,也不是說它不對,只是與本修法門就有了差別,如何差別?在因地上有了差別,由於見地與認知不清楚,則果地上也必有差別,所得到的層級也會不同。


  所以,千萬不要只借用咒語,作為繫心一緣的作用,那是修禪定,如果能繫心一緣而能得止,那是修止觀,這種修法,念佛也可以,念咒或其他都可以,但在修密法的本位來講,你如果功德大、智慧大,帶著修止觀、禪定也行,然而,還是要帶到心願的力量祈求他力,求本尊佛母、諸佛菩薩加持,所謂有求必應,感應道交。要求感應道交,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須注意戒、定、慧的配合,一定會得到他力(佛力)的交感,則效果亦將不可同日而語的了!


「準提法」的修持,求止得定並非最終目標。生起次第要我們練習,由一念專精的持咒與觀想,進而「忘去自身我執」,「渾入虛空中,虛空與我無二無別,亦無虛空之量可得」,忘卻身心,心物渾然,不起分別,無所謂空,也無所謂有,我即虛空,虛空即我,無量無邊,大而無外,小而無內,進入準提三昧的定境。

  「準提法」並沒要我們到此為止,死守著這個空境,接著要我們觀想宇宙之四大變化,忘卻了肉體的我,而在蓮花中生出一個妙有的我來,此時如能觀想成功,就是「意生身」的化身境界了,也就是妙有之境界。

  接下來,口持準提本咒,觀想與佛母合一,心月輪與字輪的觀想就更細膩了,沒有相當的定力功夫,是做不到的,即使偶爾觀到一點,剎那即逝,把持不住。初學之人,可以將字輪觀大,比較容易清淨,甚至於只觀一個發光的心月輪,待日久功深,心細了,字輪就越觀得小,心也就越定。最後乃至心輪的咒輪也不轉了,只觀心輪中間一個不動的梵文「唵」字,永遠是這個字在,忘記了身體,或連字都不要,心中只有這一光明,不昏沈,不散亂,一念專精,其中有這一點「明點」,這個就是緣起性空,其中有物,不過是假的,不是真的,就這麼一個東西,定在上面,越久越好,就這一念專精,就包括了四禪八定,包括了小乘定與大乘定的三昧。

  這心月輪與字輪的觀想,聽起來似乎簡單,但它卻含蓋了極深的修持道理,業習之能否轉化,法、報、化三身之能否成就,這是本法的一個主要關鍵所在。


最後進入圓滿次第,將明點由中脈升起,由頂門沖出去,散入虛空之中,虛空之外更無我身,「虛空與我無二無別,我即虛空,虛空即我,亦無虛空之量可得」,「如來!如來!如是!如是!」無去也無來,不生也不滅。上述諸法生起與空滅,皆同水月空花,如夢如幻;涅槃本性,本來如此。我即是佛,佛即是我,本來不可得,不可得也了不可得,隨時隨地在此定中,無須觀想,也無咒子,定得越久越好。

  到臨終之時,也可藉此頂門一沖,或得解脫成就,或隨願往生,不拖泥帶水,自在作主。在這一點上,其效果有似密法中的「破瓦」修持。就算臨終之時,做不到如此頂門一沖,只要心中清淨,念到準提佛母,如有發願往生西方或任何佛國淨土者,十方國土必可任意往生,自然得力無形,如願再返世間,繼續修行者,亦能如願。

  一般的禪宗修法易落偏空,不能生起妙有,有些人只曉得一點空相,不知道妙有,因而三明六通不易做到。而「準提法」包括了藏密、東密、淨土、禪宗的精要。生起次第由真空生妙有,圓滿次第由妙有返回真空,一念專精,了了分明,不住空也不住有,修「真空」也修「妙有」,性空緣起,緣起性空,方便法門都在其中矣。換言之,其乃「即空即有」之至高無上的大乘修行方法。


真正的修行,不僅僅於盤腿打坐,而是在於「事上修」,即起心動念都在修,而持咒計數可以幫助我們,把持咒和日常生活打成一片,同時,也具有一個相當的鞭策的作用。

  通常,我們一閒下來,往往就讓自己精神放逸或胡思亂想,不僅浪費了許多大好時光,而且造了許多「無記業」或「惡業」,亦即所謂的「小人閒居為不善」了。持咒計數,無形中就有一股鞭策作用,讓我們隨時閒下來,就會想到持咒計數,既不再多造惡業,同時還可修持,一舉數得。

  《顯密圓通成佛心要集》有云:「此一種法,唯求出世間,若欲於此法中求成就者,須得預前持誦准提真言,五百萬遍或七百萬遍,或千萬遍而為先行,方作此法定有靈驗。」可見持咒數是愈多愈好,成就的機緣,則較易成熟。

 我們現在修準提法,不求別的,是迴向眾生,在求世界平安,一切眾生皆得安樂,多求消災免難,求證菩提,自己趕快悟道,證到自己成佛,再來度眾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宏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