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法時期的現象

1、法海雷音光明王佛之末法時期: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七十

善男子。彼世界中有四天下。名為妙幢。中有王都。名普寶華光。去此不遠。有菩提場。名普顯現法王宮殿。須彌山微塵數如來。於中出現。其最初佛。名法海雷音光明王。彼佛出時。有轉輪王。名清淨日光明面。於其佛所。受持一切法海旋修多羅。佛涅槃後。其王出家。護持正法。法欲滅時。有千部異千種說法。近於末劫。業惑障重。諸惡比丘。多有鬪諍。樂著境界。不求功德。樂說王論賊論女論。國論海論。及以一切世間之論。時王比丘。而語之言。奇哉苦哉。佛於無量諸大劫海。集此法炬。雲何汝等。而共毀滅。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二十二(上段的同經異譯)

善男子。彼世界中。有四天下。名種種色妙莊嚴幢。中有王都。名普寶拘蘇摩光。去彼不遠。有菩提場。名普現法王宮殿影像。須彌山極微塵數如來。於中出現。其最初佛。名一切法海大聲光明王。彼佛出時。有轉輪王。名無垢面日光明。於其佛所。聞一切法海旋修多羅。悉能受持。佛涅槃後。其王出家。護持正法。法欲滅時。有千部異。佛正法眼。分十千門。各隨其宜。種種說法。近於末劫。五濁現時。諸惡比丘業惑障重。種種纏縛。多諸斗諍。樂著境界。受取無厭。不求一切增勝功德。樂說王論。賊論。女論。國論。海論。及諸世間種種議論。不捨外道斷滅見論。心生愛染。情無舍離。時王比丘。以正法音而語之言。奇哉苦哉。佛於無數大劫海中。忍種種苦。集此法炬。雲何汝等而共毀滅。

 

2、

大寶積經卷一


迦葉。我滅度後末法之時。及與汝等已般涅槃。不為諸天之所信護。當於爾時。多有眾生聞我功德。發菩提心。於中或有諸比丘等。雖發無上菩提心已。而便安住二十法中。

何等二十。

所謂親附諸比丘尼。受不淨食。貪著美味。受比丘尼勸化飲食。迦葉。譬如今世多聞比丘住阿蘭若或聚落中。勤修習法。於當來世諸比丘等。亦復如是。於聚落間或阿蘭若。與比丘尼聚集言談問答法義。彼諸比丘及比丘尼。多生染心少生法心。迦葉。汝觀是輩得菩薩名。墮大危險取於惡趣。當於爾時初為法緣而相親附。互相見已慾火燒心。動於唇口表其慾念。彼相近時初為弟子。以阿闍梨法而申禮敬。自此之後當漸遣使。通致語言道路期會。或於街衢或在寺內。遙相瞻視。於出入時問其所由。互稱親族結為姊妹。彼等由是數相見故。而相習住。既習住已生於染心。生染心已共為穢事。為穢事已更以非梵行名而相呼召。由行非法退失菩提及以善趣。遠離涅槃棄捨如來。違背正法厭惡於僧。在於屏處。起欲恚害諸惡尋思。是人無有菩薩勝業四淨梵行。譬如今時勤修梵行諸菩薩眾。於未來世起欲恚害惡尋思者。亦復如是。迦葉。當於爾時住是種類。所謂惡行賊行矯行。汝觀爾時毀禁戒者。聞是等經便生誹謗。若有已能住戒佈施。生於歡喜發菩提心。後聞是經復生謗毀。汝觀爾時有此相貌。可為記驗。若聞是經而生誹謗。於中智者。修淨戒者。持正法者。知是經內說此比丘名不知法。即應捨離。如是等人。此輩無心愛敬法故



3、

大寶積經卷第一百一十三


沙門品第一
……

爾時摩訶迦葉白佛言。世尊。未曾有也。如來善說沙門德行。

世尊。若未來世有諸沙門。非實沙門自言我是沙門。非梵行人自言我有梵行。如是之人。即已侵損如來無量阿僧祇劫所修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告迦葉。如是侵損如來菩提之罪。說不可盡。

迦葉。我滅度後。汝及餘大弟子等亦皆滅度。又此世界諸大菩薩。皆至他方諸佛世界。爾時於我法中。當有比丘。於諸所行心多諂曲。迦葉。我今當說沙門之垢沙門過罪。

葉後末法中。當有比丘。不修身。不修戒。不修心。不修慧。痴如小兒向於闇冥而無所知。心不調伏成沙門垢。迦葉。雲何沙門垢。迦葉。沙門垢有三十二出家之人所應遠離。

何等三十二。

欲覺是沙門垢。瞋覺是沙門垢。惱覺是沙門垢。自讚是沙門垢。毀[地>他]是沙門垢。邪求利養是沙門垢。因利求利是沙門垢。損他施福是沙門垢。覆藏罪過是沙門垢。親近在家人是沙門垢。親近出家人是沙門垢。樂於眾是沙門垢。未得利養作方便求是沙門垢。於他利養心生悕望是沙門垢。自於利養心不知足是沙門垢。於他利養中心生嫉是沙門垢。常求他過是沙門垢。不見己過是沙門垢。於解脫戒而不堅持是沙門垢。不知慚愧是沙門垢。無恭恪意心慢掉動無有羞恥是沙門垢。起諸結使是沙門垢。逆十二因緣是沙門垢。攝取邊見是沙門垢。不寂滅不離欲是沙門垢。樂於生死不樂涅槃是沙門垢。好樂外典是沙門垢。五蓋覆心起諸煩惱是沙門垢。不信業報是沙門垢。畏三脫門是沙門垢。謗深妙法不寂滅行是沙門垢。於三寶中心不尊敬是沙門垢。迦葉。是名沙門三十二垢若能離此諸垢是名沙門。

迦葉。又有八法覆沙門行。何等八。一者不敬順師長。二不尊敬法。三不善思惟。四所未聞法聞已誹謗。五聞無眾生無我無命無人法已心生驚畏。六聞一切行本來無生已。而解有為法不解無為法。七聞說次第法已墮大深處。八聞一切法無生無性無出已而心迷沒。迦葉。是名八法覆於沙門行。如是八法。出家沙門應當遠離。

迦葉。我不說剃頭法服名為沙門。所謂有功德儀式具足者。乃名為沙門。迦葉。沙門身服袈裟。心應遠離貪恚痴行。何以故。心無貪恚痴行。我乃聽著袈裟。迦葉。若心有貪恚痴法。而身著袈裟。除專心持戒。餘不持戒人。則為燒滅袈裟何以故。聖人表式隨順寂滅行慈悲心。離欲滅者之所應服。迦葉。汝今聽我說。聖人表式有十二事。何等十二。迦葉。持戒是聖人表式。禪定是聖人表式。智慧是聖人表式。解脫是聖人表式。解脫知見是聖人表式。入四聖諦是聖人表式。能解十二因緣是聖人表式。行四無量心是聖人表式。行於四禪是聖人表式。行四無色定是聖人表式。入四向正定是聖人表式。斷一切漏是聖人表式。迦葉。是名聖人十二表式迦葉。若有比丘不具足聖人十二表式身服袈裟者。我說此比丘是邪法行非寂滅行。離佛法行不近涅槃。順生死行為魔所。不度生死於正法退而行邪法。迦葉。是故出家比丘身服袈裟時。若未得沙門果者。應以八法敬重袈裟。何等八。於身袈裟。應起塔想。世尊想。寂滅想。慈想。敬如佛想。慚想。愧想。令我來世離貪恚痴具沙門法想。迦葉。是名八法敬重袈裟。迦葉。若有於四聖種不行知足離沙門法。亦不以此八法敬重袈裟者。而彼別有似沙門數墮小地獄。迦葉。彼地獄中似沙門者於中受罪。衣支體皆悉熾然。坐臥之處凡有所用物。亦皆熾然如大火聚。似沙門者受如是罪。何以故。成就不淨身口意業故墮是罪處。迦葉。若非沙門自言我是沙門非梵行者自言我有梵行。若有持戒功德具足人所。右遶恭敬尊重者。若破戒比丘。受其禮敬供養而不自知惡。

彼惡比丘以是不善根故得八輕法。何等八。一作愚痴。二口瘖。三受身矬陋。四顏貌醜惡。其面側戾見者蚩笑。五轉受女人身作貧窮婢使。六其形羸瘦夭損壽命。七人所不敬常有惡名。八不值佛世。迦葉。是破戒比丘。受持戒者禮敬供養。得如是八種法。迦葉。破戒比丘聞如是法已。應當不受持戒比丘禮敬供養。迦葉。若有非沙門自言我是沙門。非梵行自言我有梵行。於此大地乃至無有涕唾分處況舉足下足去來屈伸。何以故。過去大王持此大地。施與持戒有行德者。令於中行道。迦葉是破戒比丘。舉足下足處。一切信施不及此人。況僧坊及招提僧舍經行之處。若有房舍床敷園林。所有衣臥具醫藥。一切信施所不應受。迦葉。我今當說。若有非沙門自言我是沙門。非梵行自言我有梵行。不能必報信施如一毛端。何以故。聖眾福田猶如大海最妙最勝。於中若有施主。淨心信故。以施種子種福田中。如此施主起無量施想。迦葉。若有破戒比丘。如分一毛以為百分。若惡比丘受信施如一毛分。隨所受毛分即損失施主。爾所大海福報之分不能畢報。迦葉。是故應淨其心受他信施。迦葉。應如是學。爾時眾中。有淨行少欲離扼比丘二百人。聞說是已捫淚而白。世尊。我今當死。不欲以不得沙門果。受他信施乃至一食。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如是慚愧畏於後世。喻如金剛即是現世瓔珞。善男子。我今當說。世有二人應受信施。何等二。一者勤行精進。二者得解脫者。佛告比丘。若有比丘得解脫者。行善法者。如我所說堅持戒者。觀一切行無常苦一切法無我者。觀涅槃寂滅願求欲得。如是比丘。受他信施摶如須彌。必能報是信施之福。若有比丘受信施主施。令此施主得大利益得大果報。何以故。常生福德。有三種福。一常施食。二僧坊舍。三行慈心。此三福中慈心最勝。佛告比丘。若有比丘從施主受施。若衣臥具飲食湯藥受已。若入無量定。令彼施主得無量福得無量報。迦葉。譬如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大海尚可竭盡。而此施主所得福報不可得盡。迦葉當知。破戒比丘損於施主爾所福德。若受施主施已。行於惡法損他信施。迦葉如是說沙門垢。沙門過罪。沙門諂曲。沙門中賊。迦葉。持戒比丘應當專念。遠離如是一切惡法。迦葉。所謂沙門者。眼不流色中。耳鼻舌身意不流法中。是故謂之沙門。選擇六入。了達六通。專念六念。安住六敬法。行六重法。是謂沙門……

 















4、

佛說護國尊者所問大乘經

佛法本師及父母  全無信重多輕慢
 不行孝敬心懈怠  常以愚痴行散亂
 一向貪心於利養  復行虛妄為邪利
 自讚德業誣他人  我能持戒及修行
 互相諍無慈愍  覆藏己過見他非
 復行農業及經營  如是沙門無功德
   末法之時人散亂  諍相殺心嫉
 沙門隱滅如來法  諸善苾芻皆遠離
 菩提妙道永不逢  五趣輪迴無有








 
 









 








 


5、

大集大虛空藏菩薩所問經

爾時大虛空藏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來於無量阿僧祇劫之所積集。甚深難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於佛滅後誰當奉持。時彼眾中有六十俱胝菩薩摩訶薩。即從座起合掌禮佛。異口同音說伽他曰

    如來滅度後  我等悉皆能
 不惜於身命  護持佛正法
 捨一切名利  及離諸眷屬
 不捨此正法  為證佛智故
 毀呰及罵辱  言不善語
 由護正法故  如此皆能忍
 輕賤及掉弄  誹謗不稱讚
 如此悉皆忍  為持此經故
 當來諸苾芻  往相希名利
 為魔之伴黨  於法為障礙
 毀戒破法者  親近於俗人
 貪著供養故  不專求正法
 好習於外道  無知懷憍慢
 自讚嘆己身  惱亂寂靜者
 棄捨阿蘭若  常樂無利言
 好習惡術  計著於身見
 或樂知僧事  與僧作留難
 捨離於禪誦  交雜諸世務
 常求於利養  不樂戒多聞
 雖行於佈施  心恆懷雜染
 計種種我相  但念於乞食
 樂往白衣家  論說世俗事
 田農諸俗務  貿易並販賣
 好作如是事  自稱是沙門
 堅執於諸有  計著種種見
 聞說真空法  怖畏如深嶮
 不信有業果  言無後世報
 但作虛誑語  非法言是法
 惡世中苾芻  自在力如王
 於此末法
時  我能持正法
 於諸修多羅  不求亦不讀
 各自師己見  執異互相非
 所有深經典  與解脫相應
 於如是正法  心皆不樂說
 及樂世俗論  稱揚為希有
 如斯惡人輩  不久滅正法
 微妙甚深經  文義俱善巧
 於彼惡世時  悉皆被滅壞
 非法無道王  人庶皆流竄
 於如是惡世  無不懷恐怖
 我等悉皆能  處如是末世
 護持佛所說  無上之正法
 以慈於有情  設破於正法
 亦起悲愍心  由持此經故
 若見持戒人  起於貪愛心
 我以憐念故  方便令棄捨
 若見噁心者  謗毀於正法
 為之起慈悲  令見我歡喜
 隨力護彼人  不加惡語
 亦不與之言  彼當自安住
 復以四攝行  成熟彼等人
 又令生警覺  省悟虛妄過
 我當捨憒  住於阿蘭若
 不親近俗務  猶如鹿自在
 少求及知足  修行四聖種
 住戒及頭陀  具禪定智慧
 我當無間修  調柔靜解脫
 若入於聚落  為說微妙法
 若有求法者  令遠住空閒
 寂嘿自修持  常安於法樂
 若有於現前  作諸過失者
 我為利眾生  當自觀身行
 住法常寂靜  於敬與不敬
 安住如須彌  不染世間法
 我當為導師  苾芻毀戒者
 來加以惡言  觀是自受業
 亦不起報心  於他無害想
 常住於正法  此非我應作
 我是於沙門  彼無沙門行
 聞我正教誨  則謗修多羅
 或斷於耳鼻  亦不樂見我
 若聞實警覺  則謗於正法
 當來諸苾  受持正法者
 為其作留難  不令聞正法
 於王離間語  破壞於大眾
 我等承佛力  皆今得聞法
 當彼惡世時  寧捨於身命
 為持正法故  作眾生利益
 先知他意樂  後方共語言
 當來大怖時  住是真實行
 我問世間眼  法王光明尊
 由持此經典  為得幾所

6、寶蓮花月淨起王佛之末法時期

月燈三昧經卷八


阿難。乃往過去阿僧祇阿僧祇劫廣大無量不可思議不可稱不可量無有分齊。彼時有佛。號曰寶蓮花月淨起王佛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阿難。彼時寶蓮花月淨起王佛。壽命九十九億那由他百千劫。彼於一切日月時中令九十億百千眾生安住佛法而不退轉。阿難。彼時寶蓮花月淨起王如來應正遍知。般涅槃已正法滅後。末法之中於此修多羅。無量眾生而厭惡之。無量眾生而遠離之。無量眾生而違背之。無量眾生而棄捨之。大可怖畏時。大厄難時。不雨時。若多雨時。非時雨時。饑饉時。邪見時。求外道語言時。惡獸夜叉時。雷電霹靂時。壞佛菩提時。有七千菩薩。於城邑王都聚落人民。從此而出。至普賢林中依彼而住。與善花月法師俱。時彼比丘為彼眾說陀羅尼法門。阿難。是善花月法師。於一時中獨處靜坐。以天眼界清淨過人。見多億菩薩殖諸善根於餘佛世界沒而來生此。彼若得聞是陀羅尼法門。便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不得聞此陀羅尼法門者。即便退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是善花月法師。作是念已。即從三昧起。往詣彼大菩薩眾所。到彼眾已而作是言。善男子。我今欲詣城邑聚落。而為眾生演說法要。爾時大菩薩眾白善花月法師言。我等一切諸菩薩眾。不樂仁者從此林出向彼王都城邑聚落。何以故。有無量我慢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於像法時奪人命。爾時善花月法師白菩薩眾言。若我護惜其身命者。則不能護去來現在諸佛法也。爾時法師。即說偈言

恆常不住於我想  乃能護持如來法
 諸佛廣大勝菩提  於惡世中能顯示
 若離一切取我想  亦離眾生及壽命
 於諸色聲香味觸  能速離者護佛法
 若供百億那由佛  清淨信心施餚
 亦施燈鬘及幡蓋  至於恆沙多億劫
 若於正法衰末世  如是佛法欲滅時
 於一日夜能護法  如是功德勝於彼
 我為人中聖師子  正法滅時置不護
 不得名為供養佛  又亦不名敬導師
 汝等安樂自利益  善自將護於己身
 於正法律莫放逸  應常安住修慈行
 護持正戒而不雜  清淨皎然無垢穢
 便為供養一切佛  所有過現諸如來
 施勝法寶恆修忍  靜處習定善調柔
 離諸諍行妙因  往詣城邑救眾生
 大智勝仙將欲下  或有悲泣或頂禮
 願觀林樹香可愛  智者莫去救我等
 往昔導師具十力  諸根寂靜善調柔
 詣彼山林閒寂處  趣於無上勝菩提
 又能善行菩提因  修集福德及智慧
 住林隨順而學彼  大聖威德願勿下
 汝身相好特微妙  頭髮紺青甚可愛
 皮膚光麗如金色  輝赫照曜於大地
 眉間毫相殊可愛  猶如珂貝鮮白光

    勿令餘人起嫉  國主大臣或奪命

 


各位網上師兄,春天了晚上早休息,有利陽氣上升。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宏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