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關於修行圓滿的記載(1)—— 虹化


  中國歷史上,在佛教和修道鼎盛時期,幾乎是全民都相信修行,全民都相信佛道的存在,功成圓滿的記載也很多。現在的人讀古書,把很多故事都當作神話或編造出來的東西,可那正是殊勝的宇宙真相的體現。
  1998年8月29日中午,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新龍縣魯木饒寺八十一歲的尊者和往常一樣安坐在禪床上唸咒。侍者發現尊者唸咒的聲音越來越微弱,慢慢地閉上雙眼、停止了呼吸,以吉祥臥姿進入涅槃。他那膚色光滑、沒有皺紋的臉上,充滿了慈悲與安詳。
  當天傍晚七時,侍者按照藏傳佛教的儀式在尊者身上覆蓋法衣,發現尊者全身上下衰老的皺紋已消失不見,皮膚完全變 為七、八歲孩童一般的白紅細嫩。第二天,侍者們驚奇地發現遮蓋在法衣下面的法體一天比一天縮小。第八天清晨,侍者們發現法衣下面什麼都沒有了,尊者連指 甲、頭髮都沒留下,全部化為虹光。
  為了供養尊者的法體,侍者們將其涅槃的消息保密了七天。期間,禪堂內外以及方圓幾十公里內的天空中,多次出現五彩祥雲、光團和彩虹,很多人都聞到了從未聞過的異香。
  在藏傳佛教歷史上,虹化修成的人很多。據恰扎桑吉多吉著書記裁,在弘傳大圓滿密法的年代,雪域藏地就有十萬修行者身獲虹化成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下為道家修行圓滿的記載,僅供參考】
 
  歷史上關於修行圓滿的記載(2)——羽化
  羽化是道家成仙的一種方式,這在中國古代是常見的事情。據《太姥山志》記載,堯時有老母植蘭於山,後羽化成仙而去。著名的三清宮道教人文景區就有羽化壇。
  中國很多古人都是修行的人,對羽化成仙十分嚮往。這在一些詩詞中有所體現。
  蘇軾在《前赤壁賦》中吟道,「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游於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 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鬥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 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白居易的《海漫漫 》和李白的《送溫處士歸黃山百鵝峰舊居》也提及「羽化」,有詩為證:
  「海漫漫,直下無底旁無邊。雲濤煙浪最深處,人傳中有三神山。山上多生不死藥,服之羽化為天仙。」
  「黃山四千仞,三十二蓮峰。丹崖夾石柱,菡萏金芙蓉。伊昔升絕頂,俯窺天目松。仙人行玉處,羽化留余蹤。」
  1953年,青海西元山一位老道羽化成仙,羽化後仍有人見過他。

 

  歷史上關於修行圓滿的記載(3)——屍解
  修道者得道後可遺棄肉體而仙去,或不留遺體,只假托一物(如衣、杖、劍)遺世而升天,稱為屍解。
  《後漢書•王和平傳》注雲,「屍解者,言將登仙,假托為屍以解化也」。
  《無上秘要》卷八十七雲,「夫屍解者,形之化也,本真之練蛻也,軀質之遁變也」。故又喻之為「蟬蛻」,「如蟬留皮換骨,保氣固形於岩洞,然後飛昇成於真仙」。
  但《洞真藏景靈形神經》又云,「屍解之法,有死而更生者;有頭斷已死,乃從旁出者;有死畢未殮而失骸者;有人形猶存而無復骨者;有衣在形去者;有發既脫而失形者」。
  由此可知,失去骸骨或僅留骨或衣者皆稱屍解。
  屍解現象在漢代、南北朝與隋唐時期比較常見。
  《抱朴子內篇•論仙》引《漢禁中起居注》稱:「久之,帝令人發其棺,無屍,唯衣冠在焉」。
  《歷世真仙體道通鑑》卷三十一《萬振傳》稱:「龍朔元年屍解於京師,數日啟棺,惟有一劍一杖而已」。
  屍解的方法很多。《雲笈七籤》卷八十五《太一守屍》稱,「夫解化之道,其有萬途。……或坐死空谷,或立化幽岩,或髻發但存,或衣結不解,乃至水火蕩行,經千載而復生,兵杖傷殘,斷四肢而猶活」。
  歷史上關於修行圓滿的記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宏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